中新社廣州6月12日電 題:黃埔軍校建校90周年 學者建議發展“黃埔學”
  中新社記者郭軍
  “黃埔軍校不僅是革命的發動機,還是培養意識形態的搖籃。它對國共兩黨和中華民族的作用太大太大。”在兩岸即將迎來黃埔軍校建校90周年紀念之際,長期從事黃埔軍校及國民黨軍事史研究的南方醫科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李翔,在接受中新社記者專訪時建議,兩岸學者攜手合作,提升黃埔軍校研究的層次,並努力將其發展成為“黃埔學”。
  1924年6月16日在廣州創辦的黃埔軍校,是國共兩黨合作的產物。它向中國革命輸送了大批政治、軍事人才。李翔認為,黃埔軍校對於孫中山新三民主義的形成、中國共產黨軍隊政治工作模式的確立都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他指出,黃埔軍校學生所受的教育,最重要的一個方面是民族主義,“整個抗日戰爭時期,黃埔學生很少有做漢姦的,這跟他們所受的民族主義教育有莫大關係。”黃埔學生不僅表達反帝反封建的觀點,而且還實實在在地承擔救國救民的責任。因此,黃埔軍校也可說是中華民族凝聚力的一個代言。直到今天,海峽兩岸只要一提到“中華民族”,大家都發自內心的認同。因此,通過類似紀念黃埔軍校建校90周年這樣的活動,兩岸總是能夠找到交集。
  但是,“黃埔軍校就像是學術界的‘超級女生',你說我說大家都在說,但兩岸對其學術性的研究和探討都很不夠。”李翔說,如今,兩岸跳出歷史的恩怨情仇,對黃埔軍校進行學術理性探討尤為重要。兩岸可利用紀念黃埔軍校建校90周年的契機,加強在黃埔軍校研究方面的合作。
  他表示,廣州是黃埔軍校的所在地,海內外黃埔學生眾多,如今廣州還有一個區叫黃埔區,因此,廣州完全可以在黃埔軍校研究方面起引導和牽頭作用,“這些研究涉及到政治學、軍事學、抗日戰爭歷史等,廣州完全可以做得更好。”黃埔軍校研究還要考慮將不同時期不同地點的黃埔軍校歷史連接起來,包括在臺灣的鳳山軍校。
  李翔介紹說,目前,廣州黃埔軍校研究的檔次還不夠。比如廣州市社會科學院設有黃埔軍校研究中心,但由於目前沒有碩博士點,學術研究受到諸多限制。2006年創辦的《黃埔軍校研究》學術性較強,但由於不是核心期刊,影響了雜誌徵集更高水平的稿件。
  李翔建議,以廣州市社會科學院黃埔軍校研究中心為基礎進行擴充,組建專門的研究團隊,提升研究檔次,並整合省內知名高校和省社科院的相關研究機構及其它民間和官方的研究力量,共同加大對黃埔軍校的研究。
  與此同時,兩岸可以通過每年舉辦各種形式的黃埔論壇,加強黃埔校友、黃埔後人以及年輕人的交流,大力弘揚黃埔精神,將其提升至民族魂的高度。兩岸還可以設立對等的學術交流機構,開展定期交流,甚至可以互派學生。(完)  (原標題:通訊:黃埔軍校建校90周年 學者建議發展“黃埔學”)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hc30hcttav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